國潮風云 :國民零食 辣為王
紀錄片《中國辣度》中有一段文案:“今天,從南到北,辣將人們聯系在一起。無限放大又被聚焦濃縮的辣,燃起人們的口腹之欲。唇舌之間,是街頭巷尾,也是縱情生活。”
“辣”讓人欲罷不能,辣味元素也席卷整個餐飲食品圈。年輕消費者釋放的“無辣不歡”信號,迅速得到了各方零食品牌的紛紛響應。
據2020年中國辣椒產業數據顯示,國內可以吃辣或喜歡吃辣的消費者超過6.5億人。嗜辣的也不止是國人,近年辛辣始終占據全球食品飲料風味的熱門位置。據《2018全國調味品行業藍皮書》數據顯示,全球吃辣人群達25.24億人。
辣味正當道,衛龍就用辣條敲開了港交所的大門。日前,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了解到,這也是衛龍第三次沖刺港交所IPO。
相比其他全品類發展的零食巨頭,衛龍算得上是“一根辣條走天下”,憑借一年賣出100億包辣條,穩坐休閑零食細分賽道寶座。
如今,除了傳統的大面筋,風吃海帶、魔芋爽等產品也在步步追趕。衛龍用“辣”,鞏固并拓展著其 “國民零食”的地位。
從小賣部到港交所:辣條華麗逆襲
衛龍的老家在河南,但“祖籍”卻在湖南。
辣條起源于湖南平江,其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平江醬干。1998年,湖南發生特大洪澇災害,醬干原材料黃豆損失嚴重,導致價格飛漲,這難倒了一大批做醬干的企業。
走投無路下,邱平江、李猛能、鐘慶元三位老師傅突發奇想,用面粉代替豆粉,制作出了今天的“辣條”。辣條一經推出,便憑借著獨有的辣味在當地暢銷,一舉盤活了原有的企業。
但平江當地不產面粉,用來制作辣條的面粉更多源自小麥主產區河南。因此1998年,劉衛平,也就是衛龍辣條的創始人,背著包踏上了去河南的火車,在河南漯河鐵東開發區開了一家食品加工廠,衛龍辣條由此誕生,也由此形成了“北衛龍,南玉峰”的競爭格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全國1000多家辣條企業中,平江企業占比超過了1/3。平江曾流傳一句話:有天氣預報的地方,就有平江人做辣條。
盡管辣條是90后的摯愛,但卻是家長們的“眼中釘、肉中刺”。食品安全問題是辣條至今都難以擺脫的痛點。以至于連平江人自身都對辣條這個行業諱莫如深,向外只敢說自己做熟食生意。
早年間,辣條多以小作坊的生產方式為主,沒什么正規標準,簡單生產、包裝后便流向中小學外面的小賣鋪,有些包裝上甚至連基本的生產資料都沒有,只有一層光禿禿、不知來源的包裝袋。
2005年,央視及各大媒體報道了辣條廠違規添加“霉克星”。自此,辣條成為眾矢之的,淪落為徹頭徹尾的垃圾食品。
為了撕掉“垃圾食品”的標簽,衛龍們招數使盡。玉峰食品花3000多萬元建了10萬級GMP(生產醫用注射機的常見標準)的潔凈車間;衛龍也發揮了自身營銷和宣傳優勢,花大價錢請了北京的一家專業團隊,到生產車間拍視頻、照片放到網上大力推廣。
衛龍在營銷上也玩的如魚得水,憑借自身的“招黑”體質,衛龍卻玩出了一套“黑紅”路線。
早年間,衛龍借著前幾年還比較火的《奔跑吧兄弟》的熱度,發起“奔跑吧,辣條”活動。后來又蹭了周星馳經典電影《逃學威龍》里“威龍”的諧音梗,拍了一部《衛龍大電影之逃學衛龍》。
此外,衛龍還邀請了知名網紅張全蛋走進衛龍生產車間,從第一視角為網友們在線直播《辣條是如何修煉而成的》,通過對幕后的展示,讓消費者更放心衛龍辣條的安全性。
辣條甚至火到了國外,在BBC紀錄片《中國新年》中,一位老外對辣條的定義是“中國25歲以下年輕人最歡迎的小吃”。一時間“國貨之光”的美譽紛沓至來,辣條也從不入流的垃圾食品一躍而成“受歡迎的小吃”。
盡管衛龍的營銷也有辣眼睛的一面,甚至還因為低俗營銷遭到處罰,但黑紅也是紅,多一次出圈意味著多一次接近年輕人的機會。
除了營銷,衛龍在產品上也開始擺脫辣條的痕跡。在大面筋之外,衛龍盯上了蔬菜,并研發出了風吃海帶和魔芋爽兩款新品,其中風吃海帶問世第一年便實現了銷售額破億。
而魔芋爽更是成為年銷售超5億的大單品,在衛龍年銷售額超5億的4款單品中,魔芋爽是唯一一款非“辣條”的產品。
魔芋作為低熱量、高黏度和高吸收性的功能性食品,在國內天然具有吸引力與市場,根據中國魔芋協會統計,2020年魔芋整體市場規模突破400億元,2010—2020年復合增長率為26%。
如今,魔芋爽單個品類已集齊了鹽津鋪子、良品鋪子、百草味、周黑鴨、來伊份、王辣辣、keep等多家品牌。零食巨頭們的下注不僅將魔芋爽這個單品推向了更多消費者,也讓魔芋爽背后的集大成者——衛龍撕掉了單一的辣條標簽,完成了品類升級。
衛龍招股書中這樣介紹自己和消費者的關系:發展初期的衛龍憑借辣味產品的味美、質優及價實,成為千禧一代人青春記憶中的經典。
后半句很精準,畢竟沒有哪個90后小時候能抵擋得住辣條的誘惑,有童年的地方就有辣條,有辣條的地方就有衛龍。
而對于前半句,可謂是見仁見智。但伴隨著成長,90后們開始注重健康養生,衛龍所謂的“質優”便要打上問號了。
三個諸葛亮,抵不上臭皮匠?
自衛龍宣布上市已來,最受矚目的莫過于其高估值。
2021年5月,衛龍完成了Pre-IPO輪融資,這也是其首次外部融資,由CPE源峰和高瓴領投,紅杉資本中國、騰訊、云鋒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跟投,投后衛龍估值超過600億元。
截止今日收盤,A股三家休閑零食巨頭——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和洽洽食品,其總市值分別為100.45億元、114.81億元和288.64億元,三者相加都不敵一個衛龍。
從營收來看,衛龍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營收分別為33.8億元、41.2億元和48億元,僅從2021年的營收來看,衛龍尚不及上述三家中營收規模最小的洽洽食品。
但從利潤來看,衛龍更為可觀。2021年,衛龍全年歸母凈利潤為8.2億元,凈利潤率達17.2%,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和洽洽食品的凈利潤則分別為4.11億元、2.82億元和9.59億元。雖不及洽洽,但也力壓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
此外,衛龍從2019年到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37.1%、38%和37.1%,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和洽洽食品2021年的毛利率則為29.38%、26.98%和31.96%,遠不及衛龍。
盡管估值頗高,但據最新招股書顯示,2021年衛龍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1年,衛龍營收增長了16.5%,但凈利潤增長率不到1%,遠低于2020年24.47%的增速。此外,凈利潤率同比去年的19.4%和前年的19.9%也有所下降。
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衛龍增利不順主要源于成本端的上漲。其中,原材料、銷售費用以及管理費用的上漲,是影響利潤的主要成因。
衛龍產品部分重要原材料主要包括大豆油、面粉和海帶。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至2021年,中國大豆油平均價格從5.9元/千克增至9.6元/千克,海帶價格指數從75.8升至99.8。
對應到衛龍,2019年到2021年的原材料費用分別為10.1億元、11.5億元和14.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3.8%和24.3%。原材料費用占營收比近30%,其價格上漲自然導致了成本的高企。
漲價趨勢延續到了今年。以大豆油為例,6月中旬國內大豆油價格漲幅達130%。為了應對成本壓力,衛龍在2022年連續兩次提價。
除了原材料成本,公司的經銷及銷售費用也有所上漲。2021年,公司經銷及銷售費用支出5.21億元,同比增長40.3%。衛龍近幾年瘋狂的魔性營銷也讓營銷費用有所上升,2021年,衛龍推廣及廣告費用達0.79億元,同比增長68.09%。
近些年衛龍在辣條之外,主動開辟了第二戰場,并研發出了風吃海帶、魔芋爽等大單品。招股書顯示,衛龍在2021年打造了兩個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品類,其中包括4個年銷售額超5億元的單品。
衛龍的營收結構中,調味面制品,也就是俗稱的辣條仍然占比60%,但蔬菜制品的追趕速度非常快,從2019年到2021年,其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5%和42%,占營收比分別為19.6%、28.3%和34.7%。
和三只松鼠等品牌聚焦于線上不同,衛龍以辣條起家,早年間“流竄”于街邊的小賣鋪,在經年累月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龐大的線下銷售體系。
招股書顯示,截止2021年,衛龍的線下銷售終端達到26萬個,其中低線城市營收占比為63.6%,且年復合增長率也高于一二線城市。
此外,招股書披露,衛龍9成收入來自線下渠道。2018-2021年,衛龍線下渠道收入分別為25.2億、31.3億、37.4億和42.5億元,營收占比高達91.6%、92.6%、90.7%及88.5%。
盡管增利速度下降,但衛龍已然穩坐辣條市場的頭把交椅。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辣味休閑食品市場中,衛龍市場份額達到6.2%,是第二大企業的3.9倍,且超過第二名到第五名企業市場份額之和。
此外,從2019年到2021年,衛龍營收的復合增長率為19.1%,遠超休閑食品行業同期4.2%的復合增長率。從凈利潤率來看,盡管今年下降到17.2%,但也遠高于行業10%的平均凈利潤率。
雖然衛龍拓寬了辣條行業,但也并不是辣條市場的唯一代表。在健康等新消費趨勢的沖擊下,傳統辣條的天花板已見。已牢牢占據消費者心智的衛龍,很難擺脫固有印象。
“辣”出來的國民零食
無論是大面筋還是魔芋爽,衛龍的大單品始終都離不開一個“辣”字。
中國人吃辣的歷史并不久,自明朝隆慶-萬歷年間,才從美洲傳入中國。傳入中國后的100多年內,辣椒始終被當作一種觀賞性植物栽培,直到清康熙年間,才開始逐漸進入中國飲食。
辣椒在中國被用作食物最早的文獻記載出現在貴州省的方志中。到了二十世紀初,食用辣椒的習慣大致已經傳播到長江中上游多數地區,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這幾個省的農村地區幾乎全部食辣。
而辣椒真正從地方蔓延至全國,并成為國民口味,還要從1978年后開始。據《中國食辣史》記載,改革開放后,城市化進程加快,數以億計的農民開始進入城市。
與此同時,伴隨著食品的商品化,大量廉價調味料充斥市場,而辣椒作為重口味調味料能夠掩蓋質量不好的食材,這使得辣味菜肴有了立足根基。
另外,辣椒此前被當作“窮人的副食”,而大量農民進城則讓原有的飲食文化格局遭受沖擊,辣味菜肴得以流行于城市的街頭巷尾,翻身一躍成為國民性的口味。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的休閑食品按照口味可劃分為辣味休閑食品和非辣味休閑食品,僅從劃分標準便能看出,辣味食品在中國消費者口中確是一門獨特的存在。
2015年至2020年,中國的辣味休閑食品行業的零售額年復合增長率為8.9%,高于中國整體休閑食品行業同期年復合增長率6.6%。預計到2025年零售額將達到人民幣2570億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提升至10.4%。
辣條的故鄉在湖南平江,湖南便是出了名的吃辣大省。此外,誕生老干媽的貴州以及遍地是火鍋的川渝都好吃辣。民間也有“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的說法。
可以說,無論是衛龍還是誕生了300多家辣條企業的平江,其成功秘訣都是押中了“辣”。
如今,除了傳統的辣條企業外,越來越多的零食巨頭,也開始攻向了衛龍們的腹地。
早在2015年,三只松鼠就上線了辣條項目,到了2017年正式推出約辣系列,僅用7個月的時間,三只松鼠就實現了480萬份的銷量。
另一頭,鹽津鋪子更是直接喊出了“辣條行業第二”的口號,2017年,鹽津鋪子打造辣條產品研發中心,并投入重金建設了十萬級潔凈車間。
除了辣條,鹽津鋪子還把手伸向了魔芋爽,并在2021年成功挖走衛龍前副總裁張小三,后者是在衛龍職期間協助推出爆款單品魔芋爽的關鍵人物,沖擊衛龍的野心可見一斑。
傳統巨頭也沒閑著,衛龍的勁敵麻辣王子則倡導天然健康,對辣條原料、味道做了升級,逐步取消辣條零食中的添加劑,引領健康辣條的風潮。
辣條的生產門檻低,注定了這條賽道上將涌入更多的玩家,這些巨頭無論是研發還是資金,都不遜于衛龍。在強勢產品力的進攻下,即便貴為辣條大王的衛龍,能否穩坐頭把交椅也仍未可知。
結語
如今,衛龍已通過聆訊,即將叩開港股的大門。當年中小學小賣鋪的垃圾食品,在經年累月的發展歷程中,也從辣條向國民零食品牌升級。
但僅靠一個單品或者長袖善舞的營銷能力,衛龍或許難以在二級市場兌現600億的市值。在零食巨頭們的圍攻下,衛龍必然也要走向高品質、健康化、多元化的道路。
消費者被辣上癮,資本被辣上頭。從古至今,人類與辣的唇舌間博弈被賦予更高階的內核,也推動著食品行業不斷多元化更迭。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電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電話:0371-55621375
在線詢價
相關新聞
- [2023-12-21]·人參馬鹿茸膠囊終端熱賣,深受代理喜愛
- [2023-12-21]·鈣鐵鋅硒軟膠囊凝膠糖果OEM代加工,產品種類多免費寄樣品
- [2023-12-21]·一次性美發毛巾加厚珍珠紋代加工廠家OEM貼牌生產實地考察最放心
- [2023-12-21]·一次性洗臉盆袋子,品質熱賣代理無憂
- [2023-12-21]·廣州御龍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揭曉”優質代加工廠家-顆粒劑代工合作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