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玉田歷史悠久,地處南北要塞。上古為幽冀之地,素有“南北舊分界,宋遼古戰場”之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在轄區內考古發掘中屢有和飲酒有關的器物出現,有北國酒鄉之稱。
春秋時期,玉田為古燕地,后建城取名無終。據《玉田縣志》(清康熙、乾隆、光緒版)載有“唐太宗東征聚兵擊石聲如鼓”的民間傳說。公元644年,唐太宗御駕東征,遭遇高麗軍隊的頑強抵抗,加上北部地區寒潮比洛陽早得多,唐軍衣被單薄,糧草短缺,決定暫時退兵,來年再戰,在灤縣附近遇到前來接應的太子李治,當唐軍退至玉田縣林南倉鎮搭鍋造飯時,太子李治敬獻當地所產老酒,唐太宗酣飲興起,擊石如鼓,隨軍將士齊呼吉兆,奏請太宗起兵殺回馬槍,果然勢如破竹,凱旋而歸,加封玉田老酒為“御酒”。
北宋時期,玉田為遼國南疆。玉田縣林南倉建有宋遼時代遼朝最高統治者的行宮,蕭太后曾多次率領王公貴族行圍射獵,據《金史》記載和后人考證,遼朝曾在林南倉一代建有行宮和御林,據推斷,現在正在建設的玉田縣后湖工業區的所在位置就曾經是遼朝統治者的行宮和御林,林南倉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遼金貴族、士兵、子民極善飲酒,1000年前玉田老酒就有了龐大的消費群體。
時至元代,玉田已為內地,社會較穩定,生產力得到了發展,民族間科技文化的交流,為豐年牌玉田老酒前身的誕生以及釀酒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至明清,玉田已為畿輔要鎮,社會十分穩定,人們的生息得到修養,生產力得到了長足發展。這為釀酒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和社會條件。據志載:當時玉田境內燒鍋已有數家,尤以林南倉義德泉大燒鍋最為著名,所產酒質最佳。公元1903年9月29日即清光緒29年農歷八月初九,林南倉義德泉大燒鍋(豐年牌玉田老酒前身)收攏縣內六家燒酒作坊,豁然扯起林南倉“豐年”大燒鍋酒旗,近百輛畜力酒車賣遍關里關外。林南倉作為玉田老酒的主產地,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林南倉成了連接南北的交通要塞,成了吞吐南北貨物的水陸碼頭,從那時就有“拉不敗的平安城,填不滿的林南倉”之說,其繁榮鼎盛持續了數百年。
1931年,日寇侵略東北、華北之后,我國的民族工業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林南倉變成了日本鬼子的據點,昔日繁盛的釀酒業很快就蕭條冷落下來,釀酒大燒鍋受到了重創,生意很不景氣。1947年土改時,冀東15軍分區接管了林南倉大燒鍋,改私營燒鍋為國營釀酒廠,從此林南倉“豐年”大燒鍋注入了生機。2001年,國營玉田釀酒廠改制,更名為玉田縣鴻源酒業有限公司。 解放初期,豐年牌玉田老酒廠只有三個制酒班組,兩口底灶燒鍋,年產酒僅150噸,員工60余人,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質量的不斷提高,豐年牌玉田老酒廠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河北省白酒行業的重點企業,今天的鴻源酒業有限公司廠區占地3000平方米,年產商品酒能力2000余噸,產品一直暢銷京、津、冀和東北地區,是地方骨干企業。
國家商務部經嚴格審查,認定<<豐年牌>>玉田老酒為中華老字號。2007年,豐年牌玉田老酒釀造工藝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
豐年牌玉田老酒是以高粱為原料,以大麥、小麥制中高溫曲為糖化發酵劑,采用傳統老五甄工藝,經老窖低溫發酵、分段掐酒、質量摘酒、分級長期貯存、精心勾兌而成,理化指標和衛生指標均符合國家頒布的蒸餾酒優級標準,酒質清亮透明,窖香濃郁,綿甜醇和,酒體濃厚,后味爽凈,余香悠長。
版權所有 找品幫 【www.85509.com.cn】 CopyRight 2020-202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200669 豫ICP備20017666號-5
河南掌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鄭州市金水區北環路與文化路瀚海北金B座7018室 聯系電話:0371-55621375